杨瀚森是否应该参加亚洲杯?
在球迷们的热切关注中,中国篮协昨天下午正式宣布:他不参赛。
杨瀚森不参加亚洲杯,是为了参加开拓者队8月11日开始的两期短期训练营,这个训练营专为新秀和需要提升的球员设立。
这个日程与亚洲杯的时间点冲突。(8月5日至17日)
经过协商和权衡,在听取公众意见后,协会同意杨瀚森不参加2025年男篮亚洲杯的国家队集训与比赛。
在篮协的官方公告下,我看到许多赞美的声音:
例如:“中国篮协终于进步了!真是太好了!”
“大家都是为了中国篮球更好,加油!”
“与时俱进,开放包容,值得点赞!”
......
站在协会的角度来看,这个决定确实需要巨大的决心和魄力。
这个夏天,国字号层面似乎没有什么好消息,U系列的失败,女篮在主场输给日本...
作为关注度最高的男篮,自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亚洲杯与奥运会资格无关,这一点我们都明白,但换位思考:协会的领导也需要向上汇报,也需要交代。
多理解一点,就能看清这件事情,如果不理解,可能你还没有上过班。
因此,我只希望看到帝哥这篇推文的朋友们,不要在亚洲杯输球后,发出这样的无脑评论:
“如果杨瀚森在,就不会输!”
“你看,这就是不招杨瀚森的后果!”
我对现在的互联网环境非常了解,一定会有自媒体人发表这种评论...输球后,什么评论都会出来。
很可能,现在夸赞篮协的和之后批评篮协的,是同一批人。
舆论嘛,没参与的永远最强。
但是,永远不要以为你没有走的那条路,沿途是鲜花盛开的。
作为一个普通的球迷,我并不希望杨瀚森参加这次亚洲杯。
之前提到过原因:
一、球员已经很疲惫了。
今年4月青岛队结束赛季,5月初赴美特训,6月进行大量试训,7月参加NBA夏季联赛...如果再打8月份的亚洲杯,9月份NBA球队基本上就开始大规模合练,准备新赛季了。
二、亚洲杯现在是一个鸡肋赛事。
如果像以前一样,亚洲杯冠军可以直通奥运会,那他一定会参加。
现在呢...没关系了。
赢当然重要,中国篮球需要胜利,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赢球的快乐,太过廉价。
就比如说,昨晚热身赛大胜委内瑞拉,这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三、现实是,杨瀚森的能力还未达到。
有他在,咱就能赢澳大利亚吗?
尽管他在夏季联赛表现出色,给了中国球迷很多振奋,但他的能力仍然达不到国家队绝对核心的级别。
他能打出胡金秋那样的进攻吗?也很费劲...
20岁的球员,还是好好练级吧,他真正的舞台应该是在2027年的世界杯。
有更多的时间,从训练上、语言文化上去适应NBA和美国生活,那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有更多的时间,好好学英语吧。
最后,通过篮协同意杨瀚森不打亚洲杯这件事,谈谈更大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对个体追求的鼓励,在政策导向、文化传播和大众意识中日益显现,可以表现为强调个人独特价值、自我实现与非功利性成长。
如果还是以前的思维和公众理念,一旦提升高度,谁也承受不住。
如果放在当年,一句简单的评论:“杨瀚森不爱国,杨瀚森没有集体意识...”,他立刻就得回来,放在你我身上,也是如此。
时代背景已经不同了。
不要总是将对“全局”的考量,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
“全局”从来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强调而消失,觉醒的个体是集体进步的引擎。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的运动员,是更幸福的一代。
因此,希望“个体”杨瀚森去了NBA后,变得更优秀。
中国男篮这个集体需要更强大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