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许多原本被认为没出息的父母,看着儿女背着书包的背影,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帝哥今天这篇推送,也打算借此时机,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作文的参考素材!
到了2025年,我们少写点林书豪,更新一下你的议论文案例吧!
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苦难,关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其实,你可以多写写他的故事:
石宇奇在巴黎世锦赛夺冠:十年等待终成梦想,泪洒赛场铸传奇!
我原本打算看篮球欧锦赛,结果被石宇奇这场冠军战深深吸引。
在雨中的巴黎,首局比赛,石宇奇一度以18-11领先,却被昆拉武特反击一波10-1,最终以19-21被逆转。
第二局,石宇奇吸取教训,在大幅领先的情况下控制失误,以21-10稳稳拿下。
决胜局,石宇奇一度连丢7分,但很快调整状态,最终连赢两局,以大比分2-1逆转卫冕冠军昆拉武特,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虽然我不算是石宇奇的球迷,但我明白这场比赛对他的意义。
过程惊心动魄,而结局则无比完美。
他年少成名,经历伤病,年轻时轻狂,输过、笑过、被禁赛过,重新归来,饱受伤痛折磨,最终登顶巅峰。
22岁时进入世锦赛决赛,败给巅峰时期的桃田,本以为他会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没想到却经历了多年坎坷……
今年世锦赛,他终于追上了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对石宇奇来说,这是职业生涯中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这场胜利终结了中国羽毛球队长达十年的世锦赛男单冠军荒(上一次是2015年谌龙夺冠),也是石宇奇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突破。
这是多么动人的故事啊。
作为篮球迷,当看到石宇奇泪流满面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位篮球运动员的名字:易建联。
其实仔细想想,石宇奇和易建联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
作为林丹退役后的男单核心,石宇奇长期被外界视为“接班人”。
超级丹多次公开表示,石宇奇肩负了过多期待,导致难以释放自我。
尤其是在巴黎奥运周期,媒体和球迷对夺冠的“预设”成为无形枷锁,使他陷入“想赢又怕输”的心理困境。
篮球领域,姚明和易建联的比较似乎永远不会停止。
但事实上,易建联非常反感这种对比。
他曾在接受杨澜采访时坦言:
自己介意被拿来和姚明比较,因为两人没有可比性,他觉得姚明的水平和职业成就自己无法企及。
但多年来,我们总是习惯用姚明的标准来衡量易建联。
姚明是中国篮球历史上罕见的球员,他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国人的期望。
如果没有姚明,阿联将成为球迷心中的标杆,也不会遭受那么多批评和质疑。
同样的道理,林丹和谌龙的光环,以及男单传承的期待,让石宇奇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年轻的你,肯定也曾觉得,石宇奇这不行,那不行。
没错,他比不上林丹,大赛表现也不如谌龙。
但这几年国羽男单的旗手是谁?他已经是我们最有实力的选手了……
石宇奇曾将参加大赛的选手比作撞墙的“鸡蛋”:“砸碎了,粘起来,捡起来再撞。只有那个没碎的,才是冠军。”如今,他终于成为了那个最后的胜者,但这绝非终点。
这场胜利,这个冠军,对29岁的石宇奇来说,不仅仅是击败了对手。
更重要的是,他战胜了内心的魔障,战胜了自己。
这同样是有志者终能成功的故事。
体育世界就是这样,充满激情、热血和斗志,同时也伴随着变数、残酷与遗憾。
史铁生曾说:“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燃烧,不是为了让一个人战胜另一个人,而是为了向诸神展示人类的不屈精神,命运的限制永远存在,但不屈的挑战永不缺席。”
这团属于石宇奇的火焰,终于在巴黎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