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国赛时隔六年再度举办。
篮网和太阳将在澳门进行两场较量。
大家的热情瞬间被激发起来。
这次比赛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篮网用Exhibit 10合同签下了北京首钢的曾凡博。
今晚完整观看了首场比赛,已经很晚了,这个时间点,非常适合写写内心的感受。
我知道,在比赛过程中或赛后,会有不少球迷和媒体发泄不满。有的骂篮网队友自私独占球权,有的责怪主教练不给曾凡博上场机会,甚至有人批评蔡老板……
这可以理解,毕竟那是中国球迷最真挚的情感流露。
曾凡博本场比赛出场10分06秒,正负值-15,数据是0分0篮板0助攻1抢断0盖帽0失误3犯规,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一是对狄龙的犯规,二是比赛最后阶段被对方重点盯防。
此外,我之前也提过,我们并不清楚他和球队接下来的具体规划。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次签约仅仅是为了今年的两场中国赛,仅仅是为了增加中国赛的吸引力、卖票,那确实没什么值得称赞的。
毕竟,国王当年也签过刘炜……
不过,这并不是我最想表达的重点。
我最想说的是: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给曾凡博球,他能打好吗?他的对位者很多时候比他还矮,但他能背身错位进攻吗?他具备控球进攻能力吗?
队友自私独占球权,确实是事实,毕竟那是一群饥饿的狼,也需要争抢位置、证明自己。
你指望一群没有保障合同的球员给你传球?他们自己都难保饭碗,合同都不稳呢。
但曾凡博个人能力的不足,是这个夜晚鲜少有媒体和专家愿意提及的。
没有球的时候,他有认真做好防守吗?也被重点盯防了吧。
给他一次球,他还踉踉跄跄的,队友怎么敢传?
咱们中国篮球,无论职业还是草根,这几年似乎都很喜欢“追梦”的故事包装。
“梦想”、“追梦”这些词,我有点审美疲劳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曾凡博无疑值得鼓励和赞赏,我们佩服他走出舒适区的勇气,他本可以在CBA过得很不错。
但如果从球员能力角度讨论呢?
我们本土的锋线球员,不管是谁,都离NBA太远了。
你会发现,曾凡博和之前点燃队出产的球员一样:更多依赖身体本能打球。
像杰伦-格林、库明加也是如此。
在CBA,他可以成为十佳球常客,很多精彩瞬间在视频平台上获得大量点赞。
但职业篮球不是看集锦……
世界太渴望听年少有为的故事,但很多时候并不现实。
你会发现,太多靠身体能力成名早的NBA球员,所谓的几星高中生,往往很快淡出联盟,这个夏天的典型例子就是雷迪什。
为什么?因为光靠身体是不够的。
曾凡博在中国男篮锋线中,身体条件算是很不错的了。
但从基本技术到对比赛的理解……
我不是说他必须走那条未曾走过的路,路上一定鲜花遍地,但如果当时曾凡博去了NCAA,他在身体、心理和技术上会更加成熟。
上学时老师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不过,现在这个阶段,曾凡博想回去打磨基本功其实已经很难了。
媒体的吹捧和球迷的巨大期望,不允许他再去做基础练习,而是希望他马上进入NBA获得上场机会,甚至希望他成为篮网首发。
曾凡博本人,恐怕也难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
所以很多时候,对他来说并不公平,背负的压力太大了。
我相信帝哥的判断,现在很多舆论反而是在“害”他。
接下来,祝愿曾凡博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