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日,NBA杯赛开赛,开拓者主场以109-107险胜掘金。中国球员杨瀚森未获得上场时间,职业生涯首次遭遇DNP。根据斯普利特的轮换安排,首发的克林根、刚复出的罗威和另一位中锋里斯都参与了比赛,瀚森则沦为第四中锋。以目前状况来看,他很难获得出场机会,更可能参加七天后开始的G联赛。

赛前,杨瀚森像往常一样完成热身训练,还曾与偶像约基奇同场训练。开拓者官方也发布了相关画面,似乎暗示两人有望在比赛中交锋。
不过,主教练斯普利特在赛前采访中已暗示瀚森可能无缘出场。他表示罗威是更有经验的老将,随着其复出,瀚森的上场时间将视比赛情况而定,并告诉瀚森要保持耐心,NBA的赛季如同马拉松,不是一两场比赛就能见成效。

整场比赛中,杨瀚森一直坐在替补席上,没有获得任何上场机会。此前的5场比赛,他还能场均贡献近6分钟,如今这些时间被罗威和里斯占据。瀚森为何沦为第四中锋呢?
原因一:自身表现未达预期
杨瀚森在夏季联赛和季前赛中表现尚可,但尚未适应常规赛的节奏和强度。赛季至今的5场比赛,他场均仅得1.8分和0.8个篮板,投篮命中率只有22.2%。他刚加盟开拓者时,未被停职的比卢普斯曾表示相信瀚森能立刻做出贡献。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比赛表现显示瀚森暂时还没适应NBA常规赛的速度和强度。球队记者甚至直言,瀚森目前是“负面贡献”。前5场比赛中,他的存在感不强,容易犯规,跟不上比赛节奏,体能也存在问题。

因此,接替比卢普斯的斯普利特对瀚森的定位与比卢普斯当初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在两次采访中都将瀚森的成长比作“马拉松”,强调适应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希望外界和瀚森本人都能多些耐心。
原因二:内线竞争异常激烈
算上瀚森,开拓者队内已有四名中锋。即便赛季初与艾顿分开,队内中锋的竞争依然非常激烈。起初罗威还未达到出场标准,瀚森定位为首席替补中锋,轮换顺序排在克林根之后,里斯之前,他甚至是首位被派上场的替补。

瀚森未能第一时间展现实力,反而是里斯抓住了有限机会赢得主帅信任。加上罗威复出且保持健康,他的轮换位置本就在瀚森之前。对阵掘金的比赛也反映出瀚森目前的困境:他已被排除在轮换之外,在内线上场顺序落后于克林根、罗威和里斯,成为第四中锋。

若无交易发生,这种激烈的竞争局面难以改变。瀚森更实际的成长路径,是通过G联赛积累经验,努力提升表现,争取尽快重返轮换阵容。
原因三:斯普利特首要考虑球队胜利
如今的开拓者与过去几年不同,他们已进入必须争取成绩的阶段,而非摆烂。特别是在比卢普斯因涉赌事件被停职后,新任主帅斯普利特更渴望赢球,为自己争取转正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优先使用经验丰富的老将,减少新秀出场自然成为首要原则。
斯普利特在采访中多次强调瀚森需要耐心,并暗示培养他是一个长期计划。换句话说,若无显著进步,瀚森本赛季很难获得较多出场时间。

瀚森最现实的机会还是在G联赛。根据G联赛官网赛程,2025-26赛季G联赛将于北京时间11月8日开启,也就是7天后。开拓者旗下的撕裂之城混音队首战对手是圣克鲁斯勇士队。要想在NBA站稳脚跟,瀚森必须先在G联赛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