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南楠 7月14日,第二届百年名校足球精英交流赛高中组的“大师分享会”上,许多教练和球员与贾秀全的交流仍在持续。一周后,小学组的“大师分享会”在江苏启东迎来了自1998年起在中国执教的韩国铁帅李章洙。如果说贾秀全参与的是一场青训教练间的思想碰撞,那么李章洙的到来则是他对中国足球的一次回馈。
自1998年起执教前卫寰岛,随后执教北京国安,再到奠定广州恒大王朝,李章洙的职业生涯与中国职业足球紧密相连。因此,他希望能够回馈中国足球,而回馈的最佳方式,就是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注入希望、目标和动力。这位曾执教过六支国内俱乐部的韩国铁帅,必须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表达他内心的想法。
67岁的李章洙在与启东市教育局座谈时,直言不讳地指出,无论在韩国还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充满焦虑。成语“望子成龙”既反映了父母的期待,也描绘了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在李章洙看来,无论是因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还是父母自身成长经历中的苦难,父母总是轻易地为孩子们套上无形的框架,总希望孩子能成为他们理想中的样子。
李章洙向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五岁时他开始踢球,和许多中国孩子的父母一样,他也遭遇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原因很简单,每次踢球后,李章洙的衣服总是湿透,带着汗味和泥土的痕迹。对于许多父母来说,衣服弄脏是一件大事,李章洙的父亲为了阻止他踢球,竟然把他的球衣和球鞋烧掉。没有劝说,只有简单粗暴的结果。
李章洙并没有妥协。“我很害怕,害怕他们再烧掉我的球衣和球鞋。”他说,“所以我把衣服和鞋子放在朋友家,每次踢完球后,就去他家把衣服洗干净再回家,下次踢球时再去换。”铁帅也有这样的童年,但从小就有坚定目标的他表示:“没想到,我67岁了还在从事与足球相关的工作。”
中韩青训的差异是孩子们和教练们最关心的话题。但对李章洙而言,讲述韩国校园足球的不同,不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韩国足球的青训。
在中国足球圈奋斗了超过20年,李章洙对中国足球没有太多秘密。他知道当年前往巴西的健力宝队,也了解所谓的“健力宝”模式。在他看来,“健力宝”模式不过是在巴西画了一个圈,把李金羽、张效瑞等人封闭在其中,圈外是为球队介绍训练赛的经纪人,圈内则是几十个压抑的中国男孩。足球在巴西是快乐的,但那些健力宝的男孩们,或许并不知道快乐是什么。
因此,享受快乐是李章洙在分享会上提到的最多的词汇。他告诉孩子们,明确的目标才能带来足够的动力,而足够的动力才能使他们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快乐源于内心的驱动,也源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李章洙希望能够把中国的孩子们带到韩国,参与韩国的校园足球,体验韩国的精英青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球员。校园足球不仅可以扎根于本土,也可以植根于海外。至少,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足球都与校园紧密相连。
提到韩国,我们总是联想到这个国家强大的娱乐明星制造能力,但别忘了,他们同样具备培养足球明星的能力。也许,这次前往启东参加百年名校杯的孩子中,会有人成为足球练习生,前往韩国,在这个擅长制造娱乐明星的国度里被打磨成中国足球的未来之星。
无论是贾秀全,还是李章洙,无论是中国的校园足球,还是韩国的足球练习生,其核心并没有什么不同。校园足球不仅需要引进来,同样需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