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足球资讯> 专访高红:以理念与热情扎实推进青少年足球培养 >
专访高红:以理念与热情扎实推进青少年足球培养


记者王伟、实习生李信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赛事中,由前中国女足门将高红担任主教练的深圳女足夺冠,实现了卫冕。近年来,高红致力于足球青训工作,此次带队夺冠体现了她的执教能力。近日,在广州番禺举办的一次足球训练营中,高红接受了本报独家采访,就足球青训、校园足球及自身执教理念等话题与记者深入交流。



高红接手深圳女足带队工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离开恒大足球学校后,她来到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执教,该校正好负责组建深圳市中学生女子足球队参加第14届省中运会。高红刚到便接下此任务,当时距离比赛仅剩一个半月。由于参赛规则限制,华附拥有的符合资格的球员人数不足,难以独立组队。在深圳市教育局协调下,高红从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和深圳市平冈中学挑选补充球员,最终组建了一支由三所学校共计25名球员组成的参赛队伍。



时间紧迫、队员实力参差不齐、缺乏完整教练团队是高红面临的三大核心难题,她首先着手组建教练团队。她了解到,自己曾执教过的一名国家少年队员退役后进入大学,目前在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担任临聘校园足球教练,便在深圳市教育局帮助下将其招入担任助理教练。同时,高红积极向社会寻求支持,获得了广泛响应:深圳市社会青训机构“勇士连盟”无偿派出持有欧足联A级证书的守门员教练,并额外派遣一名有半职业经历的年轻教练助阵;专业康复机构“体思top sports”以最低价格为球队提供康复服务……


在训练方面,高红采用以赛代练的方式。“组队后,我立即联系了全国校园足球冠军队历城二中女足主教练姚波,把球队带到历城,通过共同训练和比赛,向冠军队学习。”此外,参加由青州市外国语学校举办的“青外杯”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进一步检验球队实力。“我想通过比赛了解我们队的原始状态,以及与强队之间的差距。”



结束山东的以赛代练后,高红带队前往恒大足球学校进行为期三周的集训。“恒大足校以极大的热情和真诚为我们提供了全面支持。”借助专业场地和设施保障,高红开始细致打磨球队战术。“我们反复训练如何在进攻时拉开宽度保持控球权,防守时如何形成整体协作,努力将这些理念深植于球员脑海中。”


集训结束后,球队回到深圳,龙岗区体校和深圳青年人足球俱乐部等单位为球队提供了天然草地支持。高红感慨道:“从教育局调配球员、学校保障经费,到社会机构无偿援助,我们能够夺冠离不开多方支持,这也反映出深圳校园足球的良好环境。”


高红认为,深圳校园足球深厚的基础是球队夺冠的重要隐形支撑。“这里有‘班超’、‘校超’、‘街超’等赛事;龙岗区和宝安区体校的女子足球梯队体系非常完善;体校生初中毕业后可进入华附等高中‘边学边踢’,形成了稳定的人才输送链……”高红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高红的足球理念在她执教的每支球队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记。无论是男女足、业余还是精英队伍,她始终坚持“控制型足球”。


“控制比赛节奏、控制球权、掌控对手,这就是我的执教风格,一直未曾改变。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必须强调控球,这样才能打出更多配合,充分展现球员技术、意识和智慧的特点。”


“很多人误以为校园足球因球员水平较低无法实行控制型足球,这是误解。理念才是引领技术提升的核心。”高红认为,控制型足球风格既符合中国球员特点,也契合现代足球发展趋势。青少年阶段是能力养成的关键期,需要系统方法奠定风格基础,成年后再学会灵活调整。“没有青少年时期的积累,成年后很难适应不同体系。”



作为球员,高红曾是国家门将,有海外留洋经历,退役后赴欧洲足球强国深造,执教过国字号球队,也曾担任全国知名足球学校竞训总监。她称自己的足球生涯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近日她参加了在广州番禺木生缘足球场举办的爱科诺球商训练营,期间发现一群普通校园足球爱好者在接受理念灌输和战术解析后,短短三四天就从“乱踢”变成“懂踢”。


“将概念讲清楚,告诉球员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的改变非常明显。”高红认为,当球员对足球有了共同且与国际接轨的理解,技术提升自然水到渠成。


“无论是执教国字号还是校园队,我的理念始终如一——不仅要踢得漂亮,更要踢得有思想。”高红认为“美丽足球”与“胜利足球”并非对立,无论带领顶尖国脚,还是基础体校或校园队伍,她都坚持这一标准。



“足球不仅是身体的较量,更是智慧的比拼”,这是高红的核心执教理念。在此次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中,她着力改变队员踢“简单足球”的习惯,“她们过去对足球的理解较为单一,更多是直接打法,如何转变她们的观念是个巨大挑战。”


平时,高红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训练,持续激励并引导队员突破自我,勇于跳出舒适区。“有些队员训练时专注度不足,我会通过召开队会、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告诉她们‘舒适意味着停滞不前’。”她坦言,改变习惯过程充满艰难,“一些队员会抗拒,觉得训练太累,但随着核心球员率先坚持,其他人逐渐跟上。”



“这支深圳队起初没人敢想夺冠,甚至觉得能完成比赛就不错了。”高红深知,临时组建的队伍最缺乏的是凝聚力和明确目标,因此她着重为球队“定位”。“深圳是移民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我们的足球要体现进取心和自信心,与城市精神相契合。”她鼓励球员以主人翁姿态投入训练和比赛,甚至让球员采访自己家长,“问问你们的父母为何来到深圳?如果在这里遇到困难就退缩,怎么会有今天的生活?”


高红这种将理念深植于队伍DNA的教育,使队员们逐渐明白“这支队伍不仅仅是踢球,更是在展现生命的坚韧”。




自2012年以来,高红从事青训工作近14年,经历过诸多艰难时刻。是什么力量让她坚持至今?她说,是热爱。“无论对这项运动,还是对这份职业,我都充满热情。我觉得这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青训过程中常面临“成绩压力与长期培养”的矛盾,高红指出这正是中外青训的显著差异,关键在于“眼光是否长远”。


“欧美足球拥有百年历史,青训目标明确——培养能经受市场考验的精英球员,因此他们能耐得住寂寞。”高红说,中国职业化时间较短,青少年阶段常以比赛成绩衡量成功,却忽视了明确的人才培养标准。“我们应根据职业队和国家队所需人才标准制定培养方案,不能只盯着短期成绩。”



高红对校园足球的定位十分深刻。“首先是增强青少年体质,让足球成为生活方式;其次是扩大足球人口,弥补弱项;最重要的是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培养青少年的优秀品质和能力,从而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她认为,只要校园足球朝这三个方向发展,就极具意义。


如今,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刚刚召开,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投入强劲。高红坚信,只要坚持理念引领,深耕青训土壤,中国足球必将“踢出有吸引力且能赢球的足球”。


来源: 头条
评论(0)
暂无评论数据!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应用下载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