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寒冰 中超再次进入间歇期,目前争冠和保级局势依旧激烈。唯一可确定的是,5外援政策下,能够充分利用外援数量和个人实力的球队,将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虽然赛季开始时16支中超队伍都填满了5名外援的名额,但实际使用情况差异巨大(统计截至中超第25轮)。本赛季,由于伤病、停赛、状态低迷以及二次转会更换外援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超16支球队的外援使用状况呈现明显差异。无论是争冠还是保级,外援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队的表现。
这也直接表明,如今的中超联赛,无论是冠军争夺、亚洲赛事资格,还是保级战,外援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争冠、中游和保级这三个不同层级的球队中,外援实力差距大幅缩小。如何保证外援配置尽可能满员,同时调整外援状态至最佳,甚至通过二次转会精准补强短板,将极大影响各队最终排名的高低。
截至中超第25轮,5名外援同时首发仅出现105次,仅占25轮比赛中全部396个首发阵容的26.5%。5外援首发次数最多的是河南队(14次),紧随其后的是天津津门虎(12次)、山东泰山(11次)、武汉三镇(11次)、上海海港(10次)和青岛西海岸(10次)。而争冠热门北京国安(6次)、上海申花(3次)和成都蓉城(1次)则远远落后于刚刚重返积分榜首位的上海海港。
与5外援首发阵容相比,4外援首发成为中超球队最常见的外援首发人数。25轮比赛中,4外援首发共出现172次,占比43.4%。3外援首发出现87次,2外援首发29次,无外援首发仅3次。上海海港25场比赛均至少首发4名外援,河南队(24次)、山东泰山(22次)、青岛西海岸(22次)、天津津门虎(21次)、武汉三镇(21次)紧随其后。争冠队伍中,成都蓉城、北京国安(17场)、上海申花(14场)远远落后于上海海港。浙江队是使用4外援首发最少的球队,前25轮仅2场,长春亚泰则有11场,位居倒数第二。
外援首发人数与大多数中超球队的胜率呈正相关。前25轮比赛中,16支球队在4外援首发情况下赢得111场,占全部胜场的74.5%。其中,上海海港(16胜)、河南队(8胜)、青岛西海岸(7胜)和梅州客家(4胜)的所有胜利均是在至少4外援首发的阵容下取得。5外援首发胜场最多的是天津津门虎(7场),上海海港(6场)、山东泰山(6场)、河南队(5场)紧随其后。但在至少5场5外援首发的球队中,上海海港以60%的胜率最高,天津津门虎58.3%、山东泰山54.5%排名其后。浙江队和青岛海牛是5外援首发比赛中未尝胜绩的球队,浙江队取得1平,青岛海牛2平1负。
前25轮中,首发4名及以上外援的球队胜率达到39.8%,而3名及以下外援首发的119个阵容中,16支球队仅获得38场胜利,胜率降至31.9%。2外援首发的比赛中,上半区和下半区球队的胜场和胜率差异明显。上半区8队2外援首发共18场,赢得7场;下半区2外援首发11场仅获1胜,这种差距与上下半区球队外援和本土球员实力差异成正比。前25轮中超0外援首发的3场比赛,合计2平1负未尝胜绩。
随着本赛季争冠梯队外援实力趋于接近,在激烈的竞争中,较量的焦点不再是超级外援的个人能力,而是哪个球队能更长时间保持5外援阵容,以及外援状态的稳定性。当然,二次转会时外援的调整同样关键。在5外援配置的稳定性方面,上海海港居于领先地位。10次5外援首发,15次4外援首发,前25轮比赛外援首发人数从未低于4人。尽管上海海港在二次转会中撤销了古斯塔沃的注册,但武磊的西班牙前队友梅伦多加盟,补充了外援的人数和实力。
虽然上海海港的外援整体实力较去年有所下降,尤其是中场创造力减弱,但三条线外援较为稳定的出勤率,大幅减缓了个人能力和状态下滑对球队的影响。随着梅伦多加盟,莱昂纳多获得更多支援,下半程状态明显提升。自7月底以来8场比赛贡献8球2助攻,助力海港取得5胜2平1负的良好势头。相比之下,申花和国安外援遭遇重伤,导致争冠形势发生变化。
相比之下,上海海港的主要争冠对手上海申花外援伤病问题严重。阿马杜赛季初膝盖十字韧带受伤,缺席超过3个月,直至8月初才重返主力阵容。随后14场比赛中,表现出色的米内罗打入8球并助攻7次,场均参与1个进球,但下半程重伤赛季报销。二次转会引进的阿苏埃开局连场进球,随后陷入7场进球荒,期间申花仅取得1胜4平2负,丧失争冠主动权。锋线新伤员安德烈·路易斯需休养6周,最早10月底复出,进一步加剧申花的争冠难度。
北京国安同样面临类似困境,主力中卫斯帕吉奇十字韧带断裂,令这支半程冠军球队在联赛后半程遭遇防线危机。同时,另一名外援恩加德乌缺席多达7场比赛,其状态和稳定性远不及海港和蓉城的外援防线组合。
除防线外,北京国安中前场外援表现也逊于蓉城和海港,达万、古加和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均未达到预期。法比奥虽有不少进球,但球队缺少更多有力的攻击点。争冠四强中,国安的5外援配置因伤病和状态问题受影响最大,成为首支被争冠集团甩下的队伍。
对于中超争冠球队来说,5外援配置的稳定性是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显然,海港和蓉城在保持至少4外援首发的持续稳定方面更具优势,而伤病、状态波动及二次转会外援调整不力,则进一步削弱了申花和国安的竞争力。中超冠军的归属,很可能依然由外援配置来决定。
在充分利用5外援名额方面,中超中下游球队尤其是保级队对外援的依赖更为明显。前25轮中超比赛中,河南队(24次)排名第二,青岛西海岸(23次)、武汉三镇(21次)也位列前茅。而积分榜末端、保级形势最严峻的四支球队,4外援及以上首发场次相对较少——梅州客家(19次)最多,青岛海牛(17次)、深圳新鹏城(15次)、长春亚泰(11次)依次递减。长春亚泰甚至有4场比赛仅首发两名外援,是下半区球队中最多的,显示外援利用率严重不足。
外援首发人数对下半区球队影响显著。以3名及以下外援首发场次为例,下半区8队共52场比赛取得8胜8平36负,输球率高达69%,胜率仅15.4%。其中梅州客家(5次)、青岛西海岸(2次)、河南队(1次)共8次比赛仅1平7负,胜率为零。相比之下,4外援及以上首发场次共145场,取得38胜39平68负,输球率降至不足49%,胜率提升至26.2%。
前25轮河南队的全部8场胜利、青岛西海岸的全部7场胜利以及梅州客家的全部4场胜利,均是在至少4名外援首发的主力阵容下取得。由此可见,外援主力数量对保级球队成绩至关重要。长春亚泰前25轮仅获4场胜利,双杀梅州客家均为至少4外援首发。击败深圳新鹏城虽为3外援首发,但占据主场优势,且对手有主力连续伤停的“意外”因素。
除了外援数量,现有外援的伤病、停赛、状态,以及二次转会时外援的调整,都是保级成败的关键。河南队换帅前表现不佳,前任主帅南基一用人失当负有较大责任,除了对卡多索信任不足,他与阿奇姆彭关系不佳也直接影响了球队战力发挥。拉莫斯上任后改打4231阵型,阿奇姆彭和卡多索前插,纳萨里奥在后方提供支持。河南队是二次转会中少数未调整外援的保级队伍,但近6轮取得4胜1平1负,斩获13分。第25轮客场对阵武汉三镇时,3名外援包揽5球,新帅拉莫斯执教下外援状态整体提升,使上半程濒临降级的河南队提前脱险。阿奇姆彭最近13场贡献11球3助攻,此前12场仅2球1助攻。卡多索和纳萨里奥状态也几乎同步回升。
新援对各队的影响各不相同。青岛海牛的喀麦隆高中锋兰克尔泽近5场比赛贡献4球2助攻,同时激活了席尔瓦和奥古斯托的进攻潜力。卡米洛8月份连续3场比赛参与进球,为长春亚泰主场对阵保级对手梅州客家和深圳新鹏城赢得关键6分。相比之下,深圳的韦斯利虽表现出色,打入9球,但他独木难支,其他外援队友贡献有限,他的进球竟占球队总进球近七成。
对于中超保级球队来说,除了尽可能用满5名外援配额外,调整战术提升外援状态和更换关键外援,也成为他们将保级命运完全寄托于外援发挥的生存法则。